Sunday, August 14, 2011

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

〈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〉瞬间让思绪定格,穿越时空回到高中那年;白衬衫,蓝校裙和帆布鞋,绣着学号的制服上沾染了青草的芳香,走廊尽头的课室里,第三排靠窗的座位上,躺着一封你写给我情书……

从〈海角七号〉、〈不能没有你〉、〈听说〉到〈锰钾〉,台湾国片复兴的迹象从票房的数字看得一清二楚。网路作家九把刀藉由电影对青春作出最佳的诠释,虽说〈那些年〉的格局不比〈海角七号〉,​​但它到底承载了我们的高中回忆,那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,每个沈佳宜的心中都有一个柯景腾。

上课时偷传纸条、忘记带课本被老师罚站、放学后在走廊嬉闹……九把刀自编自导,将同名小说〈那些年〉搬上大银幕,这绝对是勇气的表现,就像献给女孩的那场格斗赛(就算最后输得像笨蛋一样),男孩博命演出不为奖项与掌声,而是期望能赢回你对青春的心跳。

与电影同步发行的原声音乐,收录了九首配乐和六首电影歌曲,幕后功臣薛忠铭和侯志坚给了电影一个饱满的生命。〈女孩的马尾〉、〈最后的浪花〉和〈各自的翅膀〉充满了纯音乐独有的诗意,轻柔的钢琴演奏成为专辑中最美丽的留白。

向青春致敬、向张雨生致敬、向黄舒骏致敬!以青春之名高歌〈永远不回头〉,呐喊出满腔热血;“有许多专家告诉我说,要以理性的态度谈恋爱,我心想,这些专家都没有谈过恋爱。不信?你试看看,谈恋爱,你还会有理性?我想那大概都是假的”,重温〈恋爱症候群〉经典的开场口白,似乎给了高中生谈恋爱一个最佳的憧憬;由木村充利谱曲,胡夏演绎的主题曲〈那些年〉担纲了终极任务,在最后十分钟的关键时刻,为电影划下完美的结束。

十七、八岁的自己伴随着课本、毕业考和暑假悄悄逝去,乘着导演为你打造的时光机,回到年少轻狂的岁月,意外发现当年那黑板上的值日生表,你的名字与女孩的名字并列在一起,因懵懂而彼此错过,如今回首,你我的嘴角竟莫名地上扬。那些年,年少气盛的我们都曾做过许多徒劳无功的蠢事,而考卷上三角函数的标准答案似乎对未来没多大帮助,但人生就是要不停战斗。有些事,永远没有答案,分开后的我们各自胡闹、各自成长,而飞扬的往事就像一扇窗,给了我不一样的风景。

本文刊登於2011年8月14日《星洲副刊:快乐星期天》 作者/ 謝敏潔

Sunday, June 26, 2011

他們在島嶼寫作 百鯨迴游浩瀚的文学之海

林海音、周梦蝶、余光中、郑愁予、王文兴、杨牧……他们的名字恍如闪烁在台湾近代文学殿堂上的一组明星,充满灵气和生命力,尽管一天,它们会远去,但它们永远活着。

《他们在岛屿写作》系列影片以自在的访谈呈现文学书籍以外的光影世界,从荧幕上,你可远观作家们真实的生活,近距离观察匍匐在皱纹下的睿智,仿佛是时间里镌下永恒的刻度。

影片以叙事手法捕捉永恒,这过程中,导演陈传兴、陈怀恩、林靖杰、杨力州、温知仪不仅得克服制作技术的难题,其中最艰巨的任务却是如何创造一段段相互信任的关系,以让这群长期隐身在字里行间的文学家们,面对镜头时不会感觉局促难安,从容应对余烬再燃的记忆,自在– 不仅是工作,还是一场修行。

多少个夜晚,深夜不寐的作家们在斗室内,对着稿纸涂涂改改,这是一场文字与精神的搏斗,无时无刻与时间拔河。 《化城再来人》以周梦蝶的一天隐喻其一生中的风景,从细微的生活反映出写作、思维、修行以及病痛为他带来的启发。庄周梦蝶,无有虚实,我久久无法忘怀那幕,九十高龄的周梦蝶架着那副骨瘦嶙峋的身子泡在浴池内,然后缓缓沉入水底的画面让我想起文艺复兴的翡冷翠,冷灰色调的滤镜下,静穆中却体现出一股蠢蠢欲动的生命力,他们不因视力退化而停笔,更不因疾病而放弃感受生命的美好。

来听一页昨日之书

看《他们在岛屿写作》,听他们自述昨日之书,从而感受生命里每道风景起伏驿动的情感暗流。生于岛屿的我用年轻的生命见证了精彩的文化冲击与兼容,眼前这方疆土有一种硬度,犹如当年物质匮乏的宝岛,却也酝酿了一群人穷志不穷的文字人,他们用超然的生命隔绝了柴米油盐的牵绊,绝地求生、翻力跃出海面,犹如百鲸回游大海,向同一方向航行。

生活里,我们努力工作、我们支持民主、我们却也纵容腐败、我们旅行、打电动、喝咖啡、逛书店……曾经,我也常困惑与哀伤的对自己说:“我们可能会匆匆走过,甚至不小心遗忘了历史”,因此善忘的人类需要文字,那是一种纪录,承载着生活的集体记忆,从缅怀过往的美好时代,找到勇往直前与开创的力量。

同名书籍《他们在岛屿写作》及《岛屿漫游》音乐专辑,是进入集体文学记忆的另一个入口,填补了历史情感的一页缺角。制作小组扛着录音器材走入森林、海洋、草原、山脉,聆听风景、民俗和大地的故事。翻山越岭,穿越国家公园与原住民部落,剪辑成41段音乐风景,与29种在地声音,带您深度导览人与自然的互动。以声音为起点,随着音乐走向过去与未来,文学的漫游之旅即将启程,您……上车了吗?



本文刊登於2011年6月26日《星洲副刊:快乐星期天》 作者/ 謝敏潔

Sunday, April 3, 2011

林一峰 唱游花诀的诗意


“华丽吐艳瞬息万变,聚散轮回间贪嗔痴缠……”缥缈凄迷的序幕,浓烈地描绘了众生的爱恨缠绵、生死轮回。《花诀》不是一张宗教专辑,但世界游子林一峰,站在清新城市民谣的一端,却也受“佛偈”所感应,以《万花筒》为开场,犹如黑暗处一朵盛开的莲花,用咒语把人世间的爱恨情仇一一平抚、冲淡。

香港乐坛的填词人自林振强和林夕之后,便逐渐枯萎。当初林夕自修佛学,心灵上的感悟为他在瓶颈处开了一扇窗,而后他创作的歌词中,无论是写给杨千桦的《原来我非不快乐》、陈奕迅的《黑暗中漫舞》或王菲的《彼岸花》,都处处透着佛偈的禅意。

这张国粤双语的《花诀》由林一峰和黄馨共同策划,词曲几乎都由林一峰独力创作,古今交融的层次让我想起当年陈辉阳与林夕携手打造的《十二金钗众生花》。林一峰或许没有林夕的“绝”和“巧”,但他对故乡香港有着深厚的情怀和辽阔的生命视野。若说当今的香港流行乐已经渐渐地丧失了表达感情的能力,而这张专辑无疑让我重新对香港音乐有了感觉和期盼。

细水长流的爱情,堪比如疾风暴雨般的当代“速食爱情”?《花诀》从古典诗词中梳理出中国情诗的雅致,现代诗般清新的歌词借花寓情,字里行间可见细腻的情感和花开花落般的爱恋。从概念、词曲、编制、歌序,到音乐的创作演绎……集爱情、时尚和古典于一身的《花诀》,让我见识了林一峰细腻敏感的笔触,和他对文字那份灵慧的感染力。

如果你喜欢读新诗,又或许爱背诵《唐诗宋词》里的经典词句,那对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小楼昨夜又东风”这些诗词就会不太陌生。“楼台又东风/ 往事知多少……”林一峰把《镜花缘》的几阙歌词写得幽怨伤感。凄绝的古典爱情里,显然是以李后主的《虞美人》为构想,灵动的配乐中似有风铃,又似古筝,将那份感伤锁在原诗的字句里。最后这一首歌和序幕曲《万花筒》前后呼应,诠释了生死诀别的百般不舍与无奈。

黄馨的声线里有一种微醺的迷离与自怜的悲凉,就如在繁华都市中的时尚女子,乘着慢爵士的慵懒摇摆,却巧妙的与林一峰那截然不同的格调在这专辑内配合得极好,彼此都给对方有足够的空间发挥展现。

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/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/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/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”,《风信子》的歌词里收录了卞之琳的《断章》,仔细思量顿觉韵味无穷,人、明月、窗子、爱与被爱,世间的因果轮回不就是这般的彼此依附着吗?

专辑里的五首粤语间奏曲交错落在歌序中,《时间·川流》里他唱得平淡而缓慢:“午夜栏栅处灯火暖客栈/ 远望时光背后路漫漫有你祥和一双眼/ 如细心牵的手在忙乱里不怕失散/ 如桂花酿的酒在年月里不会转淡”。

“试过五月时走在杭州西湖旁的小路,沿途充满桂花香,但越是用力却越闻不到,反而慢慢走,花香偶尔随风而来,才能感受到淡淡然的幸福,于是我便写了这首歌,送给天下有经历过幸福的有情人” 林一峰说。婉约的《桂花酿》让人着迷,并非因为桂花之幽香,而是真挚情感的酝酿,一个“酿”字,能够超越时空,等待着生命的沉淀。

填词人并非仅是玩弄文字的机器,而是跳脱世俗的框架,反思现实的盲点,用文字记载平凡生活里的涟漪。林一峰用音乐和文字,结合了艺术鬼才黄馨的视觉创作,及音乐监制Alex Fung对古典编曲的细腻掌握,期许这一组合能够在香港流行乐坛创立一个里程碑,让逐渐荒芜的田埂里冒出芳香与生命力。

本文刊登於2011年4月3日《星洲副刊:快乐星期天》 作者/ 謝敏潔

Sunday, March 20, 2011

絲襪小姐 花草般清新的悲傷民謠

台湾独立音乐的空气里,承载着像陈珊妮、陈绮贞、张悬、雷光夏的味道,这群脱俗的另类音乐人看似毫无包袱地活着,那股民谣或轻摇滚式的吟唱,很鲜明、很有个性。当凡人如我正为五斗米折腰时,脑海里往往会浮现她们的名字,在自由的时代中唱游2011年的春天,这名单里多了这支组合– 丝袜小姐。

创作量惊人的主唱小龟、吉他手小白、贝斯手dudu,和鼓手Zen,这四人竟组合成了很完整的队形和潜力。其中,独立制作完成了《就等故事都经过》专辑中的11MV已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任务。冒着赔钱的风险,把音乐诠释成轮廓鲜明的影像,让人开始关注这支台湾独立乐队的动向。

无法定义的乐团风格是他们最大的优势,曲风轻快的《下雨的垦丁》宛如歌颂着某座沙滩上的青春往事,吉他、毕业旅行、比基尼、啤酒……那些软绵绵的回忆还真让远在城里的人儿们惦挂不已;《去旅行》里简单的旋律就像一场快乐的旅程,遇见的风景、人物、时间、旋律……都是往前涌动着的,生活宛如一场巨大的冒险游戏,就算最终回到原点,但你却已不是最初的自己了。

丝袜小姐对生活有着敏锐的感受力,从MV的剪接和画面的晃动感,摇曳出新颖且复杂的幽默,刻意的潇洒的歌词中带着苦涩和调侃,边看边会心一笑,但嘴角却泌出一丝淡淡的酸楚。 In The End》是献给天上的爷爷,返璞归真的吉他旋律和主唱小龟那把清澈的女声唱着:“如果是你走的太快/ 如果是你停不下来/ 如果我们都学会了爱/ Don't be afraid. Go ahead! I'll holding your hands/ I will certainly be there in the end”,让人毫无防备地掉入温馨的祖孙情谊里。

在网路上欣赏了专辑的最后一支MV《我家也有绿油精》,导演阿杰说:“这张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”。犹如清新花草般的悲伤民谣,有的让人恣意的摇摆,有的让人低声的啜泣。也因为预算的局限,所以更珍惜眼前每个创作的机会,无论是在音乐或影像,都赤裸裸的呈现了组员们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。

连续将几首歌听了下来,从主唱小龟的身上剪出了不少陈绮贞的影子。挂着“独立音乐”与“非主流”的标签,可是连跑了好几家唱片行都找不到这张专辑,但网络点击的“赞”却如雪花般飞落。有些旅程尽管廉价,但经历和体验却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,暂时放下浓妆艳抹的自己,买一张机票到台北那座海边的卡夫卡,躲进丝袜小姐的《就等故事都经过》里或者更多独立音乐的热情中,细细聆听让人思绪清澈明亮的音乐也是一种享受。

本文刊登於2011年3月20日《星洲副刊:快乐星期天》 作者/ 謝敏潔

Sunday, March 13, 2011

黄小琥 把玩黑夜的苦涩

昏暗的Pub里,黄小琥在台上带着微笑在唱:“跟自已聊天成了种习惯/ 吃一顿晚餐配一份孤单……只是想要有人陪/ 再疯狂还能有几回/ 宁缺勿滥无所谓/ 让寂寞投降能有谁”,陈天佑将《有人陪》这词写得很心酸,虽然黄小琥淡淡地唱,但那感染力却不经意地掀起了心底不愿触碰的伤口。这位宛如义无反顾的烈女,不像一般纤纤女歌手,她的歌声很苦很烈,卸去坚硬的盔甲,让面具后的痛楚决堤。

是因为这城里很多让人受伤吗?陈淑桦、辛晓琪、阿桑……悲情女歌手一代唱过一代,从未停歇。活泼轻松的《爱情开箱文》拉开序幕,编入探戈和拉丁风,颠覆了“灭绝师太”冷酷的形象,精彩的歌词将“爱情”比喻为棋盘游戏,“棋逢对手,先礼后兵”是恋人们睿智的作风;层次分明的《重来》由蔡健雅负责词曲创作,循序渐进的音域和力度交揉出骤变的情绪。

由萧煌奇和姚若龙携手合作的一首《顺其自然》是典型的芭乐情歌,琅琅上口的旋律搭配直白的歌词,虽没有惊喜但却尽显了黄小琥的演绎优势,增加了歌曲的可听性;《老月光》充满怀旧的曲调,宛如老式唱机里播出的爱情故事;《现在那边是几点》也是黄小琥擅长的摇摆爵士,收放自如的演绎是专辑的亮点;最后一曲《周末疯》让你缓解整天累积的压力,然而10首快慢交替的歌序却让人有点措手不及。

“延续”是一面双刃刀,能让形象自成一格固然是好事;但过于雷同的主题和风格,在音乐上却显出了疲态。延续上一张专辑《简单/不简单》的姿态,如果你把《如果能……重来》当成是一张试验性质的专辑,你可否从中得到半点启示:崭新的2011,“突破”是一个关键词,无论你期待一场可歌可泣的恋爱,或者逐步实现远大的理想,这些历练都是深刻而珍贵的。

一盏水晶灯洒下层层叠叠的光影,在浮躁的歌厅里,要让寂寞城市里各怀揣心事的人安静下来,听黄小琥唱歌,让纠结的歌词解读自己的故事,就像照片里的粗粒子,因为用力地记录“光”在底片上逗留的轨迹,而形成粗狂的缺陷美,伴随着浑厚沙哑,带点苦涩的歌声,让你在黑暗的角落里,将回忆把玩在掌心中,细细品味。

本文刊登於2011年3月13日《星洲副刊:快乐星期天》 作者/ 謝敏潔

LinkWithin